◆觀展者以手機攝下珍貴文物的照片。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以四川三星堆文化為代表的古蜀文明,展現了長江上游同時期古代文化的傑出成就,也是中華古代文明多元一體發展歷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讓香港市民能近距離感受古蜀文化的魅力,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日至明年1月8日,展示120件由三星堆、金沙和寶墩等遺址出土的文物,大部分是首次在四川省以外地區展出。其中的亮點是全球迄今出土文物中最大的青銅面具,以及2021年才出土的金面罩等,帶領參觀者窺探數千年前的古蜀生活及祭祀文化。

金面罩。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凝視三星堆—四川考古新發現」特別展覽昨日舉行開幕禮,並由今日起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8號展廳正式向公眾開放。是次展出的120件文物中,有55件為2020年至2022年間在三星堆遺址最新發掘,其中23件為國家一級文物。

獸首冠人像。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戴金面罩人頭像

23件為國家一級文物

今次展覽分為四個單元呈現三星堆的藝術世界、城市生活、精神信仰和來龍去脈,探索成都平原地區的物質文化與精神生活、藝術造詣與技術成就。

青銅時代的三星堆(約西元前1600至西元前900年)曾經是東亞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三星堆所在的成都平原自然資源豐富,居民大多以農耕為生。三星堆四號坑出土3件形態基本一致的青銅扭頭跪坐人像,其中一座束髮最高,人像表面雕飾豐富,考古學家推測這3件人像或共同托舉一件更大的器物。

「大神獸」屬全球面積最大青銅神獸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席研究員焦天龍介紹,「大眼睛」是三星堆文物的一大特徵,當中兩件於2022年出土文物最有代表性,它們分別為「大神獸」以及「龍形器」,均與祭祀相關。「大神獸」不但擁有三星堆文物典型的眼睛特點,整體線條流暢,肅穆威武,是全球目前發現面積最大的青銅神獸,經拼對後發現上部應是承載頂尊跪坐人像,為三星堆造型最奇特的器物之一,亦可能為當時神廟內的重器。

龍形器。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位於「三星堆的神與巫」的展品「龍形器」,其眼睛外凸,具三星堆獨有的扁嘴上飾整排的牙璋紋。器體中空,原來應套於圓柱形木柱上。除此之外,三星堆出土約10件金面罩,香港將展出最大的一件,重量約為350克,材質為85%黃金佔比的合金,還有銀和小量銅、鐵、錫等。

在「三星堆的來龍去脈」展區中,展現三星堆、金沙以及四川地區此後的其他文化與黃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文化相互影響、融合,其中「鉞」為象徵權利的禮器,與年代更早的河南二里頭文化「玉鉞」相似,是四川與中原存在悠久、緊密關係的見證。

焦天龍表示,青銅器研究在全球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古蜀文明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在展覽中想要向觀眾重點介紹的故事,在中國青銅時代中,古蜀青銅文明是一個極為燦爛的、非常了不起和獨特的存在,放眼全球都是獨樹一幟的,這是要給大家重點介紹的。」

展覽為期4個月,成人門票150元,特惠門票75元,館方預計十一國慶黃金周長假期將有大批市民及訪客入場,故10月3日(星期二)原定的休館日將繼續對外開放。

展覽資料

◆名稱:「凝視三星堆—四川考古新發現」

◆日期:今年9月27日至明年1月8日

◆地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8號展廳

◆門票:成人票價港幣150元、特惠票價港幣75元

資料來源: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責任編輯: 木羽